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司令部于1930年4月设于汪氏宗祠,6月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汪氏宗祠建于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共有房屋61间。坐东朝西,外观庄重古雅,平面呈一轴三进两厢四合院式。内有大厅、厢房、神堂。祠堂内左右各有包屋,拱祠而置,廊道通连,抽狭长天井以采光排水。祠堂屋面为挑角单檐歇山顶,冷摊小青瓦,硬山马头墙,清水墙面,檐口粉条状白粉带,饰老墨线,绘水墨花草及人物图案。屋架为七架抬梁式,山墙承重。

祠堂前大厅二层正中为古戏楼,两侧延伸与中、后厅厢房二层连通,当地人称其为走马通楼。古戏楼的门头上分别楷书“出将”、“入相”字样,寓意进进出出非将即相。楹联:“演一部忠孝图后人作鉴,唱几阙清平调先祖是听”。戏楼构造巧妙,内部雕刻精湛,以浅浮雕为主,内容多为人物故事、珍禽异兽以及花草图案,喻示美好吉祥之物。
2004年,安徽省财政厅专项拨款20万元,在汪氏宗祠布置“中央独立第二师革命史”和“王步文生平事迹”两个陈列室。中大厅是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的中心机构,两侧的厢房是“中央独立第二师革命史”一、二展室,展示革命文物、文字说明和图片介绍。“王步文生平事迹”两个展室,从“少年立志—传播马列—求学日本—临危受命—壮烈就义”5个板块记录王步文光辉而不平凡的一生。


2005年,岳西县政府拨款25万元对旧址进行维修,并在西厢房设立大别山民俗展馆和岳西非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