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别山是我党我军长期坚持的一块革命根据地,被称为“红色大别山”
1927年11月至1930年2月,大别山区爆发了4次著名的武装起义,创建了鄂豫皖边区4支主力红军(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一师、三十二师、三十三师、三十四师)。1930年6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地区的大别山区建立。1930年12月至1933年10月,国民党鄂豫皖三省“围剿”军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了5次“围剿”。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红十一军改编)、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31年1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1年11月成立)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3次“围剿”,鄂豫皖根据地人口由100万余人发展到350万人,面积达到4万余平方公里,拥有6个县城、27个县政权。红四方面军发展到2个军(下辖红四军、红二十五军)、6个师、4个独立师,共计4.5万余人,成为全国六大主力红军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被中共中央划为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大根据地,是中国长江以北第一块红色区域。1931年5月,张国焘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进入鄂豫皖苏区后,成立了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张国焘任书记)、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高敬亭任主席)。1931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第一次在安徽金寨县麻埠成立,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王平章。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湖北红安县七里坪成立,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1932年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河南新县新集成立。1933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第一次在河南新县大畈组建。至此,大别山区正式出现了3大主力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1932年10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败,鄂豫皖中央分局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3万余人被迫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实行战略转移向西挺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
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后,中共鄂豫皖省委于1932年11月在湖北红安县檀树岗宣布组建新的红二十五军(第二次组建),军长吴焕先,政委王平章,辖2个师5个团,共计2000余人。中共皖西北道委于1933年10月在金寨县组建红二十八军(第二次组建),军长徐海东、政委郭述申,辖八十二师、八十四师,共计2300多人。1934年4月,根据鄂豫皖省委决定,红二十八军和红二十五军在河南商城县合编为红二十五军。1934年11月,鄂豫皖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鄂豫皖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主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由程子华任军长,吴焕先任政治委员,徐海东任副军长,戴季英为参谋长,郑位三为政治部主任,全军2980多人由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西进,开始了举世瞩目的长征。
红二十五军主力长征后,鄂豫皖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重新组建红二十八军(第三次组建)。从此,开始了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直到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红二十八军撤离大别山区,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1938年10月武汉会战后,国民党桂系第七军、第四十八军在日军进攻下退守大别山区。1939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抵达安徽定远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领导新四军第四、第五支队创建皖东抗日根据地。1941年4月至1945年8月,新四军第五师在师长李先念率领下,坚持大别山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945年10月,王震、王首道率领的八路军南下支队和王树声、戴季英率领的河南军区部队以及冀鲁豫军区第八团,与李先念、郑位三率领的新四军第五师会师桐柏山,组建中原军区,李先念任司令员,郑位三任政治委员,王树声任副司令员,王震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首道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同时将鄂豫皖中央分局改名为中共中央中原局,徐向前任书记(郑位三代理),李先念为副书记。
1946年6月,国民党军进攻中原军区,解放战争爆发,李先念率领中原军区部队主力向西突围,鄂东军分区(隶属中原军区)司令员张体学率领鄂东军分区部队挺进大别山腹地。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经过7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斗争,刘邓大军先后歼敌12万多人,解放县城30余座,建立了鄂豫、皖西两个区党委、军区和行署,建立了33个县民主政府,解放了大别山区1200万人口,创建了大别山解放区。
综上所述,长期以来,国共两军争夺大别山,工农武装割据大别山,大别山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大别山。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岳西在红色大别山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岳西是中共党史重要人物王步文的诞生地。王步文于1898年12月出生于岳西县温泉镇资福村。五四运动时期,王步文在省会城市安庆读书,在安庆参与领导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担任过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王步文是安徽建党创始人之一。1923年10月,陈独秀指派柯庆施“在安庆建党”。王步文由柯庆施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是安徽第一个城市党组织——中共安庆支部(直属党中央)负责组织工作的支部委员。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王步文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积极推动者。他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于1924年12月,在安庆组建立了3个国民党区党部、十几个区分部,发展300多名国民党党员。1925年6月,王步文留学日本,先后成立了国民党东京支部、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并先后担任总支常委、书记。1926年10月,王步文回国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及各省区代表联席会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步文是中共安徽省委创建人之一,安徽党和革命事业的开拓者。1927年4月大革命失败后,王步文从上海前往武汉。5月,在武汉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之际,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在武汉成立,8月,中共安徽省临委由武汉迁到安徽芜湖。王步文先后担任第一届、第二届省临委常委、组织部长,9月担任省委皖中特派员,指导安庆党的工作。10月兼任中共怀宁县临委书记,负责指导怀宁、桐城、庐江、潜山4县的党务和暴动。1928年7月,王步文担任中共安徽省委巡视员,被派到六安巡视工作。1929年2月,王步文调任中共中央巡视员,指导六安、霍山、桐城农民暴动。7月,兼任中共桐城(含枞阳)县临委书记。
王步文是皖西农民武装起义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之一。1929年8月5日,王步文、方英以中央巡视员身份在六安、霍山两县边界的豪猪岭主持召开六安、霍山、霍邱、寿县、英山、合肥六县党组织的联席会议,决定在六安、霍山地区组织农民暴动,建立皖西革命根据地。9月,王步文从桐城调到上海参加中央高级干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后,他留在上海,担任中央高级干部训练班主任,主持教务工作。10月,王步文以中央巡视员身份在芜湖成立中共皖南特委(又称芜湖特委),并兼任皖南特委书记。
王步文是潜山革命火种的播种者和请水寨暴动的策划者。1927年12月,王步文在潜山县汤池畈茶园庵(现属岳西县温泉镇)主持召开怀宁、潜山、桐城、庐江、东至、太湖6县党的负责人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讨论开展武装斗争问题,决定潜山县党组织和农会的发展重点在第五区、第六区(即前北乡)和第七区(后北乡),由此界定了潜山县的红色区域,即现在的岳西天堂地区。所以,岳西是大别山最早形成的一块红色区域。1928年1月,王步文回家乡,在汤池畈召开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决定成立中共潜山县委,由王效亭代理县委书记兼潜山县暴动总指挥。1929年11月,王步文从上海调回安徽,在枞阳县的浮山主持召开潜山、桐城、怀宁、庐江、太湖5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部署安庆地区各县武装暴动。1930年2月,中共潜山县委以潜山县第六区(即天堂地区)的请水寨为据点,举行武装暴动。请水寨暴动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于1930年4月在衙前(现属岳西县天堂镇)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四师,6月改编为中国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1930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第三届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在芜湖恢复成立,王步文担任中共安徽省第三届临委书记。1931年2月15日,中共安徽省委在芜湖正式组建,王步文担任省委宣传委员、代理省委书记,3月正式担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4月6日在芜湖柳春园主持省委工作会议时因叛徒出卖被敌人逮捕。5月31日在安庆监狱被国民党杀害,年仅33岁。
第二,岳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29年9月至1930年9月,为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岳西境内先后爆发了5次农民暴动,即包家河暴动、请水寨暴动、黄尾河暴动、头陀河暴动、金龟畈暴动。其中,1929年9月发生的包家河暴动揭开了六霍总暴动的序幕,请水寨暴动是安庆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深远、震惊安徽的一次农民武装起义。请水寨暴动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是鄂豫皖边区4大红军主力之一。1930年4月,红三十四师开辟了以天堂地区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1930年5月,潜山县革命委员会在衙前成立,它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最早建立的17个县级红色政权之一。请水寨暴动波及到霍山的南乡(头陀、黄尾)、舒城的西乡(姚河)和太湖的北乡(河图、店前),使天堂革命根据地与六霍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皖西革命根据地。天堂根据地与六霍根据地是皖西两大块红色区域。当时党中央在划分鄂豫皖三省红色边境的指示中,将潜山县天堂红色区域划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区域内,指出安徽的六霍苏区、潜山天堂苏区与湖北、河南两省的红色区域相连接。红三十四师开辟的潜山县天堂革命根据地,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大别山东南部扩展了一千五百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十五万(见中共六安中心县委于1930年4月给中央的军事报告)。
1934年9月,红二十五军攻打太湖县城后转移到鄂皖边区,在湖北省英山县与安徽省岳西县古坊乡交界地区建立了陶家河游击根据地。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将红二十五军军部设在上坊田张家老屋(现属岳西县河图镇皖源村)。1934年10月28日,国民党集中三个旅一个团的兵力,向陶家河根据地进攻,红二十五军在陶家河牛背脊骨一带与敌军激战三天三夜,因敌众我寡,于11月3日撤离陶家河,留下一批伤病员由苦工队护送到岳西的土门河、凉亭、河图铺和英山的桃花冲一带安置养伤。红二十五军从鄂皖边区撤离后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三、红二十八军第三次组建后,岳西处于大别山红色中心,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岳西是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1935年—1937年)的中心。1983年4月30日,红二十八军高级将领、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林维先在接受岳西县委党史研究室储志界、程志顺两位同志采访时,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岳西是老苏区”,“鄂豫皖边区的三年游击战争,你们岳西是重点,是中心,是大本营。” “岳西人民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做出的贡献,付出的代价是不可估量的”(见《岳西党史资料》1983年第1期第2页)。岳西在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中的中心地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红二十八军在岳西重建,开始三年游击战争。1935年2月3日,高敬亭在太湖县凉亭坳(现属岳西县河图镇)主持召开干部会议。会议分析了红二十五军撤离鄂豫皖苏区后的斗争形势,根据中共鄂豫皖省委的指示信,会议作出三项决议:一是成立鄂豫皖边区新的领导机构,由高敬亭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区党政军的全面工作。二是整编部队,将红二一八团(由红二十五军八十二师和三路游击师改编)与鄂东北独立团合编,重新组建红二十八军,由高敬亭任军政委,下辖八十二师和手枪团。三是提出在皖西北老根据地被敌人占领的情况下,大胆、积极地寻找新的立足点。
凉亭坳会议和红二十八军的重建,标志着鄂豫皖边区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形成,标志着以红二十八军为主力红军的武装力量形成,是鄂豫皖边区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起点。
二、在岳西成立中共皖西特委、创建新的游击根据地。红二十八军自1935年2月在凉亭坳重建后,为寻求新的立足点,决定在舒城、霍山、潜山、太湖4县边区(即岳西地区)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为了完成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任务,红二十八军于2月16日在舒城县枯井园(现属岳西县主簿镇)成立了中共皖西特委,由红二四四团政委徐成基任特委书记,同时组建了新的红二四六团。3月在潜山县象形地(现属岳西县石关乡)成立了舒霍潜边区苏维埃政府。经过2个月的奋斗,中共皖西特委和红二四六团开辟了以枯井园、石关马家畈为中心的舒霍潜边区游击根据地,同时开辟了以潜山县委活动地沙村河(现属岳西县中关镇)为中心的潜山西北乡根据地。1935年6月,中共皖西特委由枯井园迁移到霍山县鹞落坪(现属岳西县包家乡),创建了以鹞落坪为中心的皖鄂边区游击根据地。三块游击根据地的创建标志着岳西游击根据地的正式形成。
三、岳西游击根据地成为红二十八军的政治、军事、后勤中心。主要标志有两点:
一是鹞落坪设立大本营。1935年8月,军政委高敬亭亲自将红二十八军大本营设在鹞落坪,在鹞落坪建立了党政军组织。中共皖西特委机关设在鹞落坪,同时设立中共鹞落坪区委。中共皖西特委下辖1个县委、2个工委、21个区委、25个支部。1936年9月,高敬亭将中共皖西特委改为中共皖鄂特委,何耀榜任特委书记。皖鄂特委机关设在鹞落坪,下辖安徽、湖北两省十几个县委、2个工委。在鹞落坪建立便衣队、潜山战斗营。在鹞落坪建立山林医院、红军被服厂、修械所、交通站(情报机构)、红军商店。高敬亭常住鹞落坪聂家老屋和沈家老屋,以鹞落坪为大本营,指挥红二十八军、地方游击队和各地便衣队坚持鄂豫皖边区游击战争。红二十八军经常转战鄂豫皖边区,高敬亭率部多次返回鹞落坪休整,直到现在1937年7月,岳西国共停战谈判结束后才离开鹞落坪。
二是岳西成为鄂豫皖边区游击根据地中心。鄂豫皖边区最高党组织-中共皖西特委和中共皖鄂特委设在岳西境内;在岳西境内建立了鄂豫皖边区4支地方游击队,即皖潜游击大队(皖潜独立营)、英霍潜太4县游击师(四路游击师)、潜北游击大队、潜山战斗营;鄂豫皖边区有22支便衣队,其中在岳西境内就有10支大便衣队,13支小便衣队。便衣队为红二十八军安置伤病员,征集粮款,侦察敌情,提供物资,组织游击队,补充主力红军,创建游击根据地;红二十八军召开的比较有影响的会议有11次,其中有7次是在岳西境内召开的,即1935年2月3日的凉亭坳会议,4月20日的汤池畈会议,5月7日的黄尾河会议,7月2日的店前河会议,9月13日的茅山会议1937年7月的南田村会议、8月的鹞落坪会议。例如,店前河会议制订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茅山会议决定部队分散行动,南田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停战谈判,这些会议对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和作用;在岳西境内发生的大战斗有10多次,小的战斗十分频繁,其中青天界岭战斗、汤池桃岭战斗在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中第一次打破了国民党的“清剿”;在岳西境内建立的后勤机构有12处,其中红军山林医院有6处(即鹞落坪、大岗岭、沙村河、小河南、白云寨、主簿原南田)。红军商店有5个(即包家河街“鼎新商店”、沈家桥“朱四丰商店”、青天界岭“利中华肉铺”、和平乡石门山“祥太商店”、河图黄泥凸商店)。
舒霍潜太4县边区(即岳西地区)游击根据地形成后,国民党将其宣布为“赤色恐怖区”,对4县边区部署重点“清剿”。1936年1月,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划出皖西的舒城、霍山、潜山、太湖4县边境山区及湖北英山数十个村落,设置岳西县。蒋介石任命卫立煌为鄂豫皖边区“清剿”总指挥,调集44个团,限于5个月内肃清岳西县境内的红二十八军。1937年4月,国民党“豫鄂皖边区督办公署”以岳西为重点部署“三个月秘密清剿”。
四、在岳西举行和平谈判,结束三年游击战争。1937年7月13日,高敬亭从鄂东回到鹞落坪,获得党中央有关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指示。于是,他决定派皖鄂边特委书记何耀榜为我军正式代表,主动与国民党地方当局交涉,举行停战谈判。7月22日,双方谈判代表在青天畈上青小学汪氏宗祠(岳西县青天乡境内)正式举行谈判。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化名李守义,以“军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参加谈判。何耀榜以红二十八军正式代表身份与鄂豫皖边区督办公署正式代表刘刚夫经过6天的谈判,国共双方达成了可以彼此接受的《停战协议》条款。7月28日,红二十八军和国民党方面的双方谈判代表在九河朱家大屋(岳西县和平乡境内)举行隆重的《停战协议》签字仪式。高敬亭参加了签字仪式,至此,在高敬亭领导下的红二十八军坚持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胜利结束。
第二,岳西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和第七师的游击根据地。红二十八军撤离大别山后,大别山被国民党桂系第七军、第四十八军所占领。1942年1月,军长苏祖馨率国民党桂系第四十八军军部从霍山县深沟铺迁至岳西县汤池畈,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时才撤离大别山区。抗日战争初期,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员会先后派遣共产党员喻屏、王榕到岳西,成立中共岳西中心县委,下辖岳西、潜山、太湖、宿松4县,喻屏任中心县委书记,成立中共岳西特别支部,王榕任特支书记。1938年8月恢复了中共岳西县委,王榕、林岩先后任县委书记。从1938年9月到1944年,岳西县先后组建了安徽省抗日人民自卫军第七模范大队(大队长储造时)、岳西县人民抗日团(团长吴汉卿)、李柏林抗日游击队、鹞落坪抗日游击队(队长钟子恕)、沙村人民抗日游击队5支地方抗日游击武装。与此同时,张体学率领新四军第五师300余人的游击大队东进岳西,建立了以鹞落坪、大岗岭、道士坪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新四军第七师沿江大队由杨震率领的第七中队西进岳西,开辟了以岳西县巍岭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第三,岳西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重要目的地和皖西解放区的中心区域。解放战争初期,中原军区一纵三旅旅长、鄂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刘昌毅、一纵三旅政治部主任胥治中率领的2个大队计600余人从鄂北突围进入大别山后,东进岳西;中共皖西工委书记桂林栖、大队长钟大湖率领的皖西大队300余人西进岳西;营长石时伦、副营长荚存秀率领的新四军二师六旅十七团一个独立营200余人北进岳西。三支部队合编为皖西支队(对外称皖西人民自卫军),由刘昌毅任司令员,桂林栖任政委。皖西支队500余人与中共岳北县委书记滕野翔率领的岳北县大队300余人在岳西县会合,坚持皖西游击根据地,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创造了立足点。
1947年9月5日,刘邓大军第三纵队挺进皖西的霍山县后,决定到岳西建立三纵战略后方。9月18日,三纵副司令员郑国仲、副政委阎红彦率三纵教导团、二十团、二十七团,由岳北县委书记滕野翔率领的岳北县大队当向导进军岳西。9月19日,占领衙前镇,解放岳西。9月20日,司令员陈锡联率三纵司令部驻扎岳西县汤池畈刘氏宗祠,三纵供给部、卫生部、民运部及直属机关同时设在汤池畈,标志着岳西成为刘邓大军创建大别山皖西解放区的指挥中心。由傅大章任队长的首批南下干部工作队抵达岳西县汤池畈,随即宣布成立中共岳西县委、岳西县爱国民主政府、岳西县大队。南下干部工作队为刘邓大军筹粮、筹款、筹物资,组建县、区民主政权,建立和扩大县、区武装,放手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随后,刘邓大军在岳西县的黄尾、包家、姚河沈桥、田头闵山、和平石门山设置三纵野战医院、军械所。在岳西县的来榜、五河、菖蒲一带设立三纵被服厂。1947年10月,根据中央中原局的指示,在岳西县中关乡储家祠堂(原南岳中学)创办了鄂豫皖军政大学皖西分校。11月15日,皖西区党委、军区和行署在岳西县汤池畈正式宣布成立,隶属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邓小平)。皖西区党委机关报《皖西日报》社在岳西县腾云庙(莲云乡)储家花屋成立。1948年2月3日,刘邓大军三纵组织了衙前战役。2月5日,刘邓大军三纵主力开始撤离大别山,抽调三纵七旅二十团、八旅二十四团、九旅二十七团,坚持皖西地区游击斗争。
四、红色资源对岳西旅游具有极高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岳西红色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有利于提升红色旅游质量和品牌。红色资源是红色旅游的基础和提前,高质量的红色资源必然创造高效益的红色旅游。岳西红色资源不仅产生时间长,贯穿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分布面广,全县境内都保留有红色遗迹,而且质量优,主要表现为红色资源产生时期出现了中共党史重要人物王步文,全盛时期出现了具有重大影响的红色事件。例如,著名的请水寨暴动,红军三十四师和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创建,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组成部分的天堂苏区,鄂豫皖边区3大主力红军之一的红二十八军重建,以岳西为中心的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在鄂豫皖三省形成的岳西谈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些红色事件在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些红色事件发生在岳西,提升了岳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岳西因此成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这些红色事件发生在岳西,对岳西红色旅游产生四大品牌效应:
一是党史名人牌。岳西是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王步文的故乡,王步文的事迹是一笔保贵的精神财富。王步文故居位于岳西县温泉镇资福村,始建于清朝,房屋为砖木结构,平面一进两厢三合院式,建筑面积784.28平方米。1998年5月,王步文故居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5月,王步文故居被命名为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2018年8月,王步文故居被公布为安徽省第五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8年11月20日,王步文故居被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第四批“安徽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2020年12月,王步文故居被命名为“初心与使命”教育基地。 初心与使命教育基地由王步文故居、主题广场、初心与使命展陈馆组成,占地面积150亩,展陈馆面积1700平方米。
二是请水寨暴动牌。请水寨暴动开创了安庆地区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它的革命影响是非常大的,它创造的红色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有了请水寨暴动,才有红军三十四师和红军中央独立二师的创建,才有天堂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才有岳西红色文化的产生,因此,请水寨暴动造就了红色岳西。请水寨暴动旧址和红军中央独立二师司令部旧址是岳西珍贵的红色遗址,现在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AAA级红色旅游景区。
三是红二十八军牌。红二十八军是在大别山活动时间最长、深受大别山军民拥护的一个红军番号。红二十五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高敬亭将留在大别山的部队统一整编为红二十八军,这是第三次使用红二十八军的番号,在我国军事斗争史上是罕见的。红二十八军坚持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时间之长,与三年解放战争时间相当,因而创造了大量的红色资源。例如,岳西县凉亭坳红二十八军重建旧址,鹞落坪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青天畈鄂豫皖边区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旧址。三个旧址是红二十八军从岳西开始三年游击战争,在岳西设立大本营,最后从岳西结束国共内战的历史见证。鹞落坪留下了红二十八军军部遗址和聂家老屋高敬亭旧居,是一个十分响亮的红色品牌。现在它是安徽省领导干部党史教育基地,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国家AAA级红色旅游景区。
四是千里跃进大别山牌。由于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主要领导人,刘伯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大军事家,刘邓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声誉。因此,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具有十分巨大的红色品牌效应。大别山现被国家列为“千里跃进、将军故里”寻迹之旅。位于岳西县中关镇的储氏宗祠是刘邓大军创办的鄂豫皖军政大学皖西分校旧址,岳西县温泉镇刘氏宗祠是刘邓大军三纵司令部旧址和皖西区党委、军区、行署旧址。这些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遗址虽年代已久,但保存完整,见证刘邓大军在岳西的事迹,名垂青史。这些都是岳西叫得响的红色品牌。
第二,红色资源与绿色生态资源相生相伴,显现岳西旅游价值。岳西红色资源并不是单打一的,而是与绿色资源融合,因而显现出高品位的旅游价值。岳西既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又有美丽的风景资源和绿色的生态资源。岳西红色资源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一般分布于岳西风景名胜区和绿色资源丰富的地区。例如,红二十八军红色遗址集中分布于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请水寨暴动旧址分布于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的响肠镇。红军中央独立二师司令部旧址座落于风景靓丽的县城所在地天堂镇。王步文故居坐落于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的温泉镇。因此,岳西红色资源具有区位优势,具有游客吸引力,具有市场号召力,与岳西观光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红色搭台、绿色唱戏的旅游模式,是红色资源发挥旅游价值所在。红色资源是岳西旅游的最大吸引物,而绿色资源是岳西旅游的实际承载物,红色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补充,两者融合是岳西旅游的真正优势所在。
第三,红色品牌与生态品牌竞相打响,展示岳西旅游优势。岳西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岳西是安徽省“烈士县”。1960年7月,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为岳西革命烈士纪念碑亲笔题写“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1984年6月,国家主席李先念为岳西革命烈士纪念馆题词:“向牺牲在大别山区的烈士们致敬”。同时,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为岳西凉亭坳红二十八军重建纪念碑题写碑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重建纪念碑”,并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党史汇编》题签书名《热血春秋》。1985年10月,中央纪委副书记郭述申为岳西举办请水寨暴动55周年暨红二十八军重建50周年纪念活动题词:“在岳西地区重建的红二十八军,高举红旗,继续坚持鄂豫皖苏区的斗争,它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岳西是安徽省红色旅游县。岳西大别山烈士陵园被命名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国防教育基地,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鹞落坪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被列入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红色旅游景区。岳西县被列入三十条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即合肥——六安——金寨——霍山——岳西——安庆线。这些红色旅游品牌都是岳西高质量的红色资源的产物。与此同时,岳西绿色品牌是非常著名的,岳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安徽省生态建设示范县,安徽省十佳环境优美县,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拥有天悦湾温泉康养度假区,天仙河飘流景区,中华禅宗第一山司空山,明堂山4A级景区,天峡4A级景区,大别山彩虹瀑布景区,大别山映山红文化大观园,石关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岳西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5.54%,动植物有2200多种。因此,岳西县被专家称为“一座生态保存发育完好的天然大花园”、“大别山天然物种宝库”。岳西境内森罗万象,云山雾罩,林海莽莽,清风习习,苍松翠柏,茂林修竹,峡谷峭壁,深潭幽谷,流泉飞瀑,温泉涌露,奇花异草,古树名木,珍禽异兽,青山碧水。这些绚烂多彩的自然景观资源与岳西独特的红色资源相映生辉,构成岳西旅游的一大特色。因此,岳西县利用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优势,在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过程中,将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生态资源结合起来,把岳西建设成为大别山红色旅游重要景区,并成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结合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养生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