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文是安徽省岳西县人,他先后担任中共安庆支部委员,中共安徽省第一届、第二届临时委员会委员、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本文试对王步文在安徽早期建党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对安徽建党做出的重要贡献加以探讨。
一、王步文是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安徽党团创建人之一,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在安徽的推动者
王步文在安徽党团创建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做出了贡献。马克思主义在安庆的传播并通过以王步文为代表的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桥梁,与安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是安徽建党必备的历史条件。1919年五四运动后,王步文作为安庆六邑中学的代表,参加了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筹建工作,并成为省学联负责人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在安徽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1920年3月,王步文与杨兆成、余大化在安庆省立第一师范学生宿舍里创办了秘密图书室,搜集和传阅《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革命书刊。1919年6月以后,王步文与蔡晓舟先后创办了《黎明周报》、《安庆学生》等进步刊物。与此同时,王步文等省学联骨干深入工农群众,向工人阶级灌输马克思主义。1921年,他们在安庆先后创办了“义务小学”、“工读学校”、“商业夜校”,吸收店员、工人、小商贩、贫苦市民参加,向他们讲述马克思主义。1922年3月,王步文以省学联代表身份来到芜湖指导学联改选,正值芜湖一千多名黄包车工人为反对警察当局增加牌照税和车行老板提高车租,举行全行业大罢工,这是安徽工人运动的先声。王步文和芜湖学生代表薛卓汉一起领导黄包车工人的罢工斗争,并取得了胜利。这是安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第一次结合。
第二,在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建工作中做出贡献。王步文两次参加了安徽省建团筹备工作,1921年春,王步文参加在怀宁县学宫(现安庆四中)召开的第一次讨论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筹建会议,同年4月,王步文参加在安庆菱湖公园茶社召开的第二次讨论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的筹备会议。同年10月,安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安庆正式成立,1922年8月,由于安徽省教育厅以省学联负责人及学生运动领袖“连年为国事省事奔走牺牲”为由,以每人每年600元的官费资助省青年团员及学生运动领导人赴日本留学,所以安庆的团组织活动陷于停顿状态。直到1923年6月,安庆地方青年团才得以恢复,王步文正式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安徽建团创始人之一和最早的团员之一,为安徽建党做了组织准备。
第三,在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中充当先锋。1919年五四运动后。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王步文等省学联领导人发起了抵制日货运动,在安庆检查日货时,发现奸商凤大成暗中勾结日商,王步文愤然在凤大成穿的马褂上写上“亡国奴”三个大字。1921年6月2日,省学联领导学生抗议安徽军阀削减教育经费以充军饷,遭到镇压,造成“六·二”惨案,为纪念在惨案中牺牲的一师学生,省学联在安庆菱湖公园建造了“血衣亭”,王步文为该亭题写“醒皖第一声”。同年,王步文参与领导了反对省议会贿选,驱逐反动省长李兆珍的斗争。1922年10月,北京政府任命军阀马联甲督办安徽军务,王步文在安庆领导了废督裁兵斗争。1923年10月5日,直系军阀曹锟贿选当上了大总统职位,遭到全国各地通电声讨。王步文组织动员安庆学生和各界人士数千人高举反对曹锟贿选的大旗,举行声讨大会和游行示威,率学生捣毁了吹捧曹锟的《社刊》报社和“猪仔”议员何雯、张伯衍的住宅,摔掉他们的祖宗牌位。结果,北洋军阀下令封闭《黎明周报》,通缉王步文、蔡晓舟等为首的36人。在反曹锟贿选斗争中,王步文等省学联领导人发挥了先锋作用,陈独秀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称“安徽学界又算是全国之领袖”。
第四,在安庆建党过程中成为创始人之一。1923年2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指派共产党员柯庆施到安庆恢复安徽党团组织。柯庆施到安庆后,通过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陈独秀表弟濮德治,联络安庆学生界活动分子。当时,王步文通过同学濮德治的介绍认识了柯庆施,并应邀参与党团恢复工作。同年10月,安庆地方团组织由15人发展到22人,并建立了3个团支部,柯庆施决定在安庆团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党组织。王步文由柯庆施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与建党筹备工作。同年12月,安庆的团员人数发展到四、五十人,安庆建党条件已基本成熟。陈独秀写信给柯庆施,指示他“可以在安庆建党”,“以作团的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的核心”。于是,柯庆施在安庆北门外万安局一号濮家老屋召开会议,会上正式成立中共安庆支部。参加支部成立大会的党员代表有10名,大会推选柯庆施为书记,王步文负责组织工作,濮德治负责宣传工作。中共安庆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这是安庆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党组织。
第五,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1924年春,王步文经恽代英介绍入上海大学读书。同年3月,在上海恢复了《黎明周报》。同年12月,由于通缉令被取消,王步文由上海回到安庆,恢复了省学联,并担任副主任委员。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王步文积极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且为国民党发展了一批新党员,帮助国民党在安庆建立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3个区党部,区党部下设十几个区分部,共有国民党党员300多人。随后他返回潜山,又介绍从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毕业的王效亭、储余、省立第一师范毕业的吴介唐等家乡青年知识分子加入国民党。这些活动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安徽的形成。
1925年6月,王步文赴日本留学,与童长荣、王树声等同学一起组织中共东京特别支部,担任特支常委。同时联合国民党东京、大阪、横滨、京都、名古屋、神户和长崎各支部,组成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先后担任总支常委、书记。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王步文被选为中国国民党驻日总支部代表,回国出席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2月,王步文奉调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同时担任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组织部长。不久又担任上海总工会青年部长,负责训练全国各地选派的工会青年干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秘密潜往武汉。
二、王步文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安徽省委创建人之一,安徽党和革命事业的开拓者
王步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党的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担任省临委组织部长,恢复和发展安徽的党组织;担任皖中特派员,负责安庆地区党务
1927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期间,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安徽省第一届临时委员会在武汉成立,柯庆施任书记、王步文、王坦甫、王心臬、李宜春、郭士杰、周范文为委员。5月下旬,省临委在武汉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恢复安徽党组织问题。7月下旬,省临委成员和安徽籍党员分批秘密返回安徽各地。8月初,省临委迁到安徽芜湖后,设立了省临委执委和常委,由柯庆施、王步文、王心臬3人组成常委,柯庆施为书记,王步文负责组织,王心臬负责宣传。随后王步文全力投入了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工作,半个月的时间内,有16个市、县的党组织或党员与省临委建立了关系,并在芜湖建立了县委机构。
1927年8月7日,瞿秋白在武汉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指出当前发动农民秋收暴动的任务,会议选举产生了临时中央政治局(党中央于1927年10初迁到上海)。省临时委员会迁至芜湖后,由于未能及时同党中央建立联系,直到8月18日,王步文到武汉向中央政治局汇报工作时,才获得“八·七”会议召开的消息。8月底,王步文在省临委会议上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在省临委组织委员王步文的领导下,安徽省恢复了中共芜湖县委、中共宿县临时县委、中共寿县临时县委、中共六安临时县委;中共泗县特支、霍邱特支、庐江特支、安庆特支、南陵特支、旌德特支、凤阳特支、无为持支,另外在凤台、和县、宣城、郎溪设立了党的通讯处,在柏文蔚的三十三军内派有秘密党员。
1927年10月25日,根据中共中央长江局三个月工作纲要的精神,安徽省临委召开常委会议,作出3项决议:第一,确立以六安为中心的霍山、英山、霍邱、寿县5县为第一暴动区域,发动暴动;第二,成立中共皖中特别委员会,执委周范文兼任中共皖中特别委员会书记,指导第一暴动区的党务和暴动;第三,省临委执委重新分工,柯庆施、王心臬、郭士杰组成常委会。执委王步文任皖中特派员,兼任中共怀宁县临委书记,指导怀宁、桐城、庐江、潜山的暴动和党务。
王步文任怀宁县临委书记后,主持召开安庆地区各级党组织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在安庆创办县临委机关刊物《新生活》,发展安庆4县党组织。他对同志们说:“为了革命,首先要发展党员。党员是革命的本钱,有党员就有革命的种子,就能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我们的组织要从斗争中去扩大,从斗争中去找对象。”就是说,“在斗争中谁勇敢,谁站在最前线,谁就可以做我们的同志”。他号召安庆各县党组织贯彻落实“八·七” 会议精神,积极准备武装暴动。同年10月,根据省临委决定,怀宁县临委领导了桐城汤沟(现属枞阳)起义。11月,王步文返回家乡潜山,介绍王效亭、储余、余大化等原国民党党员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潜山特别支部。12月8日,怀宁县临委领导了潜山梅城暴动。汤沟、梅城暴动是王步文在安徽最早贯彻“八七”会议精神的两次武装暴动。据1927年12月统计,安徽省党员共有200余人,其中怀宁县临委发展的怀宁、潜山、桐城、庐江、安庆党员共计178人。同年终,怀宁县临委机关因遭国民党军警搜查而停止活动。
1927年12月8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安徽省第一届临委暂时解散,尹宽被指派为中央巡视员,指导全省党务工作。1928年2月,中央根据尹宽的报告,决定恢复安徽省临委,王步文来到芜湖参加恢复省临委筹备工作。3月,中共安徽省第二届临时委员会在芜湖成立,王步文担任省临委常委兼组织部长。他制定了改造组织的计划,要求从斗争中改造党的支部组织,使每个支部成为群众的核心,使每个党员发挥模范作用,要求在斗争中吸收勇敢的工农分子加入党组织,扩大党的队伍,培养基层干部。他先后至函安徽各县党组织,就农民运动、党的建设、武装暴动等问题作出指示。由于中共芜湖县委机关在1928年1月27日遭到国民党军警查封,芜湖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王步文首先着手整顿和恢复省临委所在地的芜湖县委,。经过4个月的努力,芜湖建立了12个党支部,党员发展到54人。王步文先后到无为、合肥、六安等地巡视检查工作,推动了安徽各地党组织的发展,至1928年,全省党组织扩大到31个市、县,党员人数达到1323余人。
尹宽在担任省临委书记期间,由于存在着命令主义和左倾盲动倾向,遭到王步文的反对,因而尹宽要求中央撤销王步文省临委委员职务。为解决安徽省临委内部的矛盾,中共中央派中央委员任弼时于9月22日到芜湖巡视检查工作。任弼时召集省临委同志开会,传达中共“六大”精神,听取省临委的工作报告。10月初,王步文被省临委派到六安指导工作,他深入六安一带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建立农民协会。
1929年3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安徽工作会议,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项英主持,王步文参加了会议。会后,王步文调任中共中央巡视员,到桐城、庐江一带巡视工作,成立中共桐城临时县委,同年6月改选为中共桐城县委。他向中央写了《桐城县临时县委工作情况》报告,介绍桐城、庐江一带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农民运动发展的经验教训。5月24日,中共中央暂时取消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将省临委管辖的地区划分为芜湖、安庆、六安、阜阳4个中心区域,由中央派出巡视员直接指导,至此,省临委的工作正式结束。根据中央决定,王步文担任芜湖和安庆两个区域的巡视员工作。9月,王步文被调往上海党中央干部训练班工作,并整理编著《社会运动辞典》一书。11月,他在芜湖建立了中共皖南特委,兼任特委书记,同时建立了中共南陵、无为、宣城县委以及旌德、郎溪、繁昌、铜陵、巢合特支。1930年7月,党中央派他到江西苏区工作,因国民党军队沿途警戒森严,几经转折未能到达,最后返回上海。
第二,担任省委主要领导人,全面主持安徽省党的工作。
1930年9月,王步文被中央派回芜湖,他在视察芜湖各地工作后,建议中央成立安徽省委,统一领导安徽党的工作。1931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安徽省委筹备工作会议,王明(陈绍禹)到会作了指示,王步文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安徽省委工作方针,并向中央推荐以王步文为书记的省委组成人选。2月15日,中共安徽省委在芜湖正式成立,王步文任代理书记兼宣传部长。3月,经中央正式批准,王步文任安徽省委书记。省委成立后,王步文先后主持召开了3次常委会议,先后作出《皖西工作决议案》、《对芜湖工作的决定》、《党团互会工联妇委联席会议决议案》、《皖省士兵运动决议案》、《发展组织决议案》、《安庆工作决议案》,指导各地组织开展工作。省委机关设立书记处、组织部、宣传部、秘书处、交通处、印刷处,出版《安徽红旗》。省委将全省划为安庆、合肥、屯溪、霍山4个中心区域,因中央在鄂豫皖苏区成立中央分局,合肥、寿县两中心县委所辖区域划归中央分局指导,省委实际管辖的区域是安徽沿长江及江南地区。省委恢复了芜湖市委、安庆中心县委,并派组织员到徽州将分散在各地独立活动的基层组织和中共党员组织起来开展工作。
1931年4月6日,由于叛徒告密,王步文在芜湖柳春园不幸被敌人逮捕,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4月19日被押送安庆饮马塘监狱。
王步文被捕后,为党的事业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表现为3点:其一,被捕后在敌人严刑逼供面前,严守党的机密。安徽省主席陈调元亲自出面对王步文审讯,先是封官许愿,企图收买,后又指使叛徒高翔前来“劝降”,继而用各种酷刑对他进行逼供。但是,王步文对党的机密守口如瓶,他化名朱华,始终未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并保护受难同志。其二,捐赠稿费,用做党费。在监狱中接到上海明日书店出版《社会运动辞典》一书的稿费后,他向妻子特别交代说:“当(党字的谐音)用则用,家里少用,特别要帮助穷苦兄弟(即受难同志)解决困难”。 当时,中央拨给安徽省委的经费中,王步文工资是每月30元,这点收入用于生活开支非常拮据。他身陷囹圄,却心系党和人民,通过妻子方启坤将一百五十元稿费一部分转交芜湖党组织作党费用,大部分送给难友家属作救济用。其三,在监狱中写信向党中央报告省委被敌人破获情况,由出狱同志林凌生转交。他向中央的报告中指出,因高翔(安徽郎溪县人,安庆青年团负责人)、张照明(省委巡视员)、厉冰心(省委代理秘书长)叛党,省委遭敌人破坏,王步文(化名朱华)和常委霍锟镛同时被捕,被关押于陆军监狱。报告中他提出5项内容:一是中央对芜湖的关系要变动,防止张照明、厉冰心到上海破坏;二是中央对芜湖要停止文字通讯,防止出现朱华等新证据;三是中央要把芜湖的上层组织(即遭破坏的省委)建立起来;四是营救安庆狱中干部和全体被难同志;五是希望合肥方面(指皖西中心县委)、上海方面(指中央)设法救济芜湖被捕的几个同志。
1931年5月31日,王步文在临刑前的最后时刻,向目送他的难友们说:“同志们,共产党员是杀不完的……敌人无可奈何判了我死刑,让我的鲜血去浇灌自由之花吧!”随后从容不迫地走向安庆北门外刑场,就义时年仅33岁。
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