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红色岳西学术研讨会现场
2011年9月23日,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红色岳西学术研讨会在岳西县天际大酒店隆重开幕。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任霍海丹、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巡视员、研究员王新生,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周本银、副主任李兵、副巡视员苗健,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沈谦芳,中国人民解放军68202部队师副政委徐徐,全国党史、军史界的专家,鄂豫皖沪赣四省一市党史界的专家,市委副书记陶方启,县领导汪谦慎、杨林建、程首初、邓根和、郭中、江春生、王捷鸿,以及红28军老战士亲属代表等近百余人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周本银主持。在开幕式上,李忠杰、徐徐、陶方启、汪谦慎等领导分别致辞,与会人员观看了红色岳西专题片。研讨会上还进行了大会主题发言。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指出,此次学术研讨会是纪念建党90周年、学习中共党史的一次重要活动,是一个关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研讨会。鄂豫皖边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区域之一,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和人民军队发展史上谱写了壮丽篇章,具有重要历史地位。鄂豫皖边三年游击战争有力支援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配合了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的斗争,为促进全国抗战局面的到来作出重要贡献。保持和发展了革命武装力量和游击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在南方的战略支点之一。各级党组织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当地斗争实际结合起来,创造了多种斗争形式和独具特色的游击战争模式,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保存和发展了边区各级党组织,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了推进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经验,巩固和扩大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边区各级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所锤炼出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李忠杰指出,岳西是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34师在这里组建,红25军、红11军、红27军在这里活动过,红28军在这里重建。在革命战争年代,岳西牺牲的烈士和死难群众达4万余人,占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岳西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
市委副书记陶方启指出,今天我们聚集一堂,开展“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暨红色岳西”学术研讨,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探讨和总结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的经验教训,追思和弘扬红28军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必将激励全市广大干群,积极投身安庆经济社会发展。
陶方启指出,安庆是一个党史资源大市。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各级党委十分重视党史工作,注重发挥党史的资政育人功能。广大党史工作者忠实履行职责,广泛征集党史资料,深入开展党史研究,编纂了一大批优秀的党史作品,为全市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汪谦慎指出,在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中,岳西成为红28军的政治、军事、后勤中心,岳西人民与红28军同生死、共患难,节衣缩食为红军提供粮食物资,英勇无畏地掩护红军战士、养护红军伤病员,出色地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保存并发展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为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红28军能攻善守,敢打敢拼,机智灵活,临危不惧,为岳西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几代岳西人奋力拼搏、不断前进。
研讨会期间,与会领导和专家将到大别山烈士陵园凭吊先烈,参观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和红28军军政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