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汉仪 储汉仪(1896年8月—1935年2月 ),岳西县中关镇秋千村朱垅(原湖村乡上沙村)人,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1926年毕业于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回乡后担任私塾。1927年12月,由刘中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刘中一的影响下参加革命,以教书为名,开展党的地下活动。1928年3月,担任潜山县教育局长的地下党员刘梦科根据潜山县委的指示,任命一批共产党员为公立小学当校长,储汉仪被任命为湖响小学(储氏四德堂)校长,将湖响小学改名“定成小学”,寓意是革命一定成功,学生一定成为栋梁之材。他介绍定成小学进步教师储高杨、储宪章和湖响农民储福初入党,成立中共湖响支部并任书记。在党组织的外围成立“三星会”、“文章会”,开展“农运”活动。1929年冬,他选派“三星会”会员储有鹏、储应中当上团丁,在储氏宗祠智取湖响自卫团3支步枪,策反湖村乡联保主任,在上清羊家河和枫香岭说服残兵缴枪投降,收缴了一些枪支弹药,为请水寨暴动做准备。
1930年2月4日,储汉仪带领湖村农民协会会员参加请水寨暴动。他将所筹集的一批枪支弹药秘密送上请水寨,交给红军潜山独立师军需处。3月,师长王效亭率红军潜山独立师向霍山转移,命令储汉仪留在天堂苏区组织游击队,保卫红军家属,并负责筹集军需,以迎接红军回师。储汉仪在湖村乡,把留下来的农民协会、三星会、文章会的会员组织起来,组建一支80余人的舒霍潜太游击大队并担任大队长,游击于小河南、妙道山、西溪河、老鸦冲、石关、头陀河一带,牵制了敌人兵力,配合了主力红军。
1930年4月,王效亭率红三十四师打回天堂根据地时,储汉仪率领的舒霍潜太游击大队发展到200人,被编入红三十四师补充团。储汉仪被任命为红三十四师党委委员。同时,他把所筹措的粮饷全部上缴师部,受到师长王效亭的嘉奖。5月3日,储汉仪当选潜山县革命委员会湖饷区农会主席。
1930年冬,储汉仪受党组织派遣,转移到皖南,因精通医术,就以行医为名义,在黟县、祁门、石台、太平4县边区,做宣传发动,开展革命活动。1931年3月,以拜祭堂为地下活动联络点,成立了石台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石埭特支,书记储汉仪。1933年10月,储汉仪带领宁月生、陈太良、黄天贵来到乌头坑,组建中共祁黟区委,储汉仪任书记,下设3个支部。同年11月,中共石(台)、青(阳)、太(平)中心县委在石台县毛坦河成立,储汉仪任县委组织部长。为了加强暴动的准备工作,1934年3月,储汉仪、韩锦侯、储高扬、洪和尚在各县委的基础上,组建中共祁(门)、黟(县)、石(台)、太(平)中心县委。1934年6月,储汉仪与韩锦侯、储高扬、储希文、洪常静在拜祭堂组建中共太平县委。红军干部刘毓标受皖南特委派遣到太平,将太平县委扩大为太平中心县委,下辖太(平)、黟(县)、祁(门)、石(台)、泾(县)5县。经过储汉仪等3年艰苦工作,皖南地区爆发了著名的“柯村暴动”。
1934年8月21日,太平中心县委在拜祭堂设立暴动指挥部,由韩锦侯担任总指挥。从8月21日至22日,由杨家墩至柯村的农民团和赤卫队用长矛、大刀、土枪为武器,四处镇压地主豪绅、保长,一举推翻了乡保政权。参加暴动群众300多人,参加党员100多人,镇压土豪劣绅300多人,缴获枪支320支。柯村暴动后,在柯村建立了皖南苏维埃政府,储汉仪担任皖南苏维埃政府供给部部长,随后调任石台县第五区(新棚)区委书记。9月,吴介唐调至青阳,储汉仪接任中共石青太中心县委书记。10月,苏维埃皖南分区江边特委会在第五区成立,储汉仪担任江边特委书记。此时,方志敏率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入柯村苏区,留下一个侦察营,加上300多人的皖南游击队,在柯村组成一个皖南独立团,下设3个营、8个连,计500多人,坚持皖南地区游击战争。10月中旬,太平县开来的国民党七十八师向皖南苏维埃政府进攻,被储汉仪指挥的100多人游击队击败。皖南苏维埃政府办事处和皖南红军总医院随储汉仪率领的100多人游击队迁移到老山一个石洞两边搭棚,住了20多天后,国民党八十八师一个营由白营长率领进山搜剿,放火烧山围攻,游击队三天三夜喝水充饥,第三天深夜,由队长小老林派一名精干战士陈大良随洞口水沟陡石壁探路,将炊事班挑东西的粗绳子系人,一个个地垂下来,逃出了包围圈。次日,白营包围扑空。储汉仪率皖南独立营又在木子岭,打败了从美溪开来的七十八师一个连,返回毛坦河休整。
1935年春,国民党在柯村苏区“围剿”,叫嚣“宁杀百姓一万,不留红军半个”。1935年2月,储汉仪在石台县双河口陈树湾山棚里开会,讨论反“围剿”斗争。因叛徒出卖被敌人包围。他敏捷地拔出手枪,率领参会人员突围,几次被敌人团团围住,因寡不敌众,储汉仪中弹牺牲,时年39岁,存有遗书4封。当时,残暴的敌人并不解恨,命令叛徒朱细牙将其头颅割下,“示众”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