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中一
刘中一(1897年9月—1937年12月),化名“刘文龙”,岳西县中关镇沙村李畈人,幼时读私塾,衙前粹新小学毕业,1920年考入湖北武昌中华大学附属高中。1924年9月,高中毕业后回乡任五河云溪寺经馆担任西学教员。1926年应校长王定臣的邀请,担任衙前粹新小学教员,教英语、地理课。1927年12月,在粹新小学由储纯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担任中共衙前区委委员。1928年2月,潜山县政府在沙村杨湾刘氏福四公祠堂开办潜山县第十学区公立文蔚小学,刘中一担任校长,聘请进步知识青年储永绵、刘凤梧、韩文然为教师,青年农民叶朗清、刘汝聪为学校工友。学校以三民主义、国语和算术为课程。同年2月下旬,中共沙村支部在文蔚小学成立,刘中一任书记。1928年5月,在文蔚小学开设“平民夜校”,招收当地70名贫苦农民入学,培养革命骨干。1929年2月,利用“关帝会”名义成立沙村农民协会,首批会员有19人,向土豪劣绅作斗争。
1929年3月,担任中共沙村—来榜区委书记。11月建立沙村摸瓜队。1930年2月,他率领沙村100多人参加请水寨暴动。同年3月,国民党省保安团及潜山县自卫队进犯请水寨,潜山红军独立师转移霍山,刘中一率领沙村游击队坚持天堂苏区游击斗争。同年3月,中共潜山县中心县委在衙前成立,刘中一当选为中心县委委员。同年5月,潜山县革命委员会在衙前成立,刘中一当选为潜山县革命委员会文化委员。同时,在衙前崇新小学创办列宁小学,吸收贫雇农子女免费入学。
1930年10月,刘中一率七人游击队撤离天堂敌占区,到主簿原找到舒城县临委书记储春贯,应聘为梯子岭小学教师。1930年冬,刘中一经安庆转移到皖南,寄住宣城县小麦坑胡守彬(宣城县保安团长)家里,以教书为名,并利用胡守彬的身份,掩护党的地下工作。1931年春,刘中一先后联系到逃难江南的丁龙彪、余良富、余良贵、刘会高、刘会方、刘会太等岳西籍老乡,以做工匠、茶工或教书为名,将他们秘密派到黟县、泾县、祁门、宣城等地开展革命活动。
1931年农历元宵节,刘中一在九华山化成寺召集岳西籍共产党员储汉仪、储高扬、储宪章(化名储希文)、刘国鼎、刘正北等数十人会议,决定派遣共产党员刘正北回家乡恢复党组织。此后,他又先后派遣60余名岳西籍共产党员回乡,协助刘正北工作。于1932年2月在沙村河成立中共潜北县委,1933年9月恢复建立中共潜山县委。
1931年5月,刘中一与中共芜湖中心县委接上组织关系。6月当选为中共安徽省临时工委委员。1931年8月,中共芜湖中心县委决定,由刘中一、汪老三、江涛组成中共宣城县委,刘中一任县委书记,下辖宣城、泾县、宁国、旌德、郎溪。12月中共宣城县委改称为中共宣城特委, 1932年5月,建立中共宣城特委常委会,刘中一任特委书记,下辖宣城、宁国、泾县、旌德4个县份及郎溪、太平、青阳、贵池、铜陵共计9个县份区域,党员达350人。宣城特委先后建立了1个县委、2个特区、4个特支、6个区委、12个支部。1933年12月,由于叛徒告密,宣城特委遭到敌人破坏。1934年7月,中共赣东北省委决定,刘中一担任中共皖南特委组织部长。
1934年10月,刘中一与刘国鼎、胡守彬、丁龙彪等,发动宣城、宁国、泾县3县农民武装攻打泾县保安团。利用宣城县保安团长胡守彬与泾县团总儿女亲家关系,策动泾县保安团倒戈。1935年1月,刘中一对泾县保安团进行改编,并将350多名党员和农民组织起来,创建红军新三团、新四团。接着,又将两个团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二师,刘中一任师政委。他率领红二十二师转入安(徽)、江(西)、浙(江)三省边区,开展艰苦的游击战争。1937年2月18日,刘中一指挥红二十二师在宁国与张学良部第一师作战时,其左肩膀被敌人子弹击中负伤。
1937年12月,刘中一带领80多名战士,在宣城县东门外七里岗伏击小股日军。有一天拂晓,刘中一在伏击地前沿,用望远镜朝县城方向观察敌情,不料被日军发现,日军射出一梭子弹,将刘中一的左胸部击中。刘中一身负重伤后,由警卫员刘会太和战士方正汗、程为南把他从山上背下来,到距七里岗半里路的王家冲一个裁缝家里养伤,但因缺医缺药,抢救无效而壮烈牺牲,时年40岁。
刘中一是岳西县抗日英烈第一人。2020年9月3日,刘中一入选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的第三批全国著名抗日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