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地处大别山区,江淮分水,皖鄂交界,春秋战国时期隶属吴(国)、楚(国)之间的皖国。安徽省建立后,隶属安徽西南部的潜山、太湖、舒城、霍山和湖北英山5县交界地区,于1936年始建县治。建县于红二十八军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因红色革命而设置。
岳西是首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步文的诞生地。王步文于1898年12月23日出生于岳西县温泉镇资福村(原属潜山县第六区后北乡资福寺)。他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安徽革命的伟大先驱。早在中学时代,他就在安庆参加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并且当选为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的副会长,成为安徽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王步文是与毛泽东、邓小平同一时代的伟大人物。1923年10月,王步文就在安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岳西最早的中共党员,是安庆中共支部的创建者之一。1924年12月,王步文与毛泽东一样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第一次国共合作。1926年10月15日,王步文与同样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毛泽东、林伯渠、恽代英、吴玉章、邓颖超一起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各省区、特别市及海外代表的联席会议(简称中央各省区联席会议)。
1927年5月,王步文担任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委员、省临委组织部长,是安徽党组织的创建者之一。1930年7月,王步文担任第三届中共安徽省临委书记、中央委员。1931年2月,正式担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 1931年4月,他在芜湖被国民党当局逮捕,5月在安庆监狱中被国民党杀害,时年仅33岁。
王步文被捕后,远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就派邓小平为中央巡视员来芜湖组建了中共安徽省临时工委。刘中一(岳西县中关镇沙村人,宣城地下党组织负责人)、方振五(岳西县响肠镇人,红三十二师司令部参谋长)是省临时工委委员。回上海后,邓小平就向党中央报告了安徽党内情形及王步文被捕后省委领导机构重建情况。由于情况复杂,省临委工作委员会于同年6月撤销。此后,安徽省委中断了20余年,直到1952年1月,才正式成立中共安徽省委。
岳西是安徽党组织最早的组建地之一。1924年境内就出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组织—国民党潜山县党部衙前区分部;1927年境内就出现了第一批共产党员,开始了共产党的秘密活动,建立了岳西最早的中共组织—汤池畈党支部;1928年3月—1933年9月,中共潜山县委在岳西地域内4次组建;1933年9月,中共潜山、霍山、舒城、桐城四县特委在境内建立;1935年2月—1936年9月,红二十八军时期的最高党组织—中共皖西特委、中共皖鄂边区特委先后在岳西境内的枯井园、鹞落坪成立。1938年6月,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员会在莲云成立中共岳西中心县委;1946年7月,中共鄂皖地委在岳西县冶溪河成立;1947年11月15日,刘邓大军时期的中共皖西区委员会、皖西军区、皖西行署在岳西县汤池畈成立。
岳西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为了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1929年9月至1930年9月,岳西境内先后爆发了5次农民暴动,即包家河暴动、请水寨暴动、黄尾河暴动、头陀河暴动、金龟畈暴动。其中,1929年9月的包家河暴动揭开了六霍总暴动的序幕,1930年2月的请水寨暴动是安庆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深远、震惊安徽的一次农民武装起义。请水寨暴动在安庆地区开创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诞生了潜山县级临时苏维埃政府—潜山县革命委员会,它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最早建立的17个县级红色政权之一。请水寨暴动开辟了天堂革命根据地。它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水寨暴动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十四师,它是安庆地区第一支工农武装,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4大主力红军(即红三十一师、三十二师、三十三师、三十四师)之一。所以说,岳西同全国其他革命老区一样,是土地革命时期农民武装起义的始发地之一,红色政权的诞生地之一。
岳西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地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岳西地域4次组建:1930年2月4日,在请水寨成立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1930年4月,在衙前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三十四师;1930年6月,在衙前成立中国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由红三十四师改编);红三十四师司令部设于衙前。1935年2月,在凉亭坳(河图镇境内)重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军部设于鹞落坪(包家乡境内)。1930年—1937年,6大主力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和三十三师、第一军三十四师、中央红军独立第二师、红二十七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先后在岳西境内开展游击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游击队、便衣队在境内的游击活动时间长达7年之久,岳西被誉为“红军之家”。
岳西是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1935—1937年)红二十八军的大本营,是红二十八军的政治、军事中心,是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重点。红二十八军第三次在岳西组建,创建舒霍潜太边区(即岳西)游击根据地;组建10支大便衣队和4支地方游击队;建立红军交通站、山林医院、红军商店、红军被服厂、红军小学;红二十八军比较有影响的7次会议在岳西境内召开。红二十八军重建后,以岳西为中心游击根据地,转战大别山区3省45县,坚持艰苦卓绝的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粉碎了国民党4次大“清剿”,拖住国民党17万军队,累计歼敌5000余人,发展成为南方八省最大的一支红军部队,赢得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美誉。
岳西是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始发地。1937年7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的代表与国民党豫鄂皖边区督办公署及安徽省政府的代表在岳西县青天乡成功地举行了鄂豫皖边区和平谈判,史称“岳西谈判”。自1937年7月15日至7月28日,经过13天谈判,终于达成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谈判协议。岳西谈判比中央红军与国民党政府在1937年9月22日月发表的国共合作声明还要早54天。岳西谈判标志着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形成;岳西谈判“首开南方八省国共两党地方谈判成功之先河”,为新四军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是鄂豫皖国共两党共同抗战的起点。
岳西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重要目的地和战略后方。解放战争的第二年(1947年9月),刘邓大军第三纵队解放岳西,建立岳西战略后方,三纵司令部驻扎汤池畈刘氏宗祠,鄂豫皖军政大学皖西分校在中关储氏宗祠创办,皖西区党委、皖西军区和皖西行署在岳西县汤池畈成立,隶属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邓小平),皖西区党委机关报《皖西日报》创刊于腾云庙(莲云乡),刘邓大军三纵主力组织衙前战役,皖西军区二十团坚持岳西腹地游击斗争长达一年时间。岳西成为刘邓大军创建皖西解放区的中心,岳西是“千里跃进大别山寻迹之旅”的红色旅游胜地。1949年4月,为了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岳西县政府成立了“岳西县支前供应站”,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岳西人民节衣缩食,义不容辞地运送了大批后勤物资(米、油、菜、柴、鞋、伞)和组织了800人的常备民工大队,全力支援渡江前线;第二野战军部队在岳西进行军事剿匪,肃清了国民党残余势力。至此,岳西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岳西是中国革命史上最早的一块红色区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927年12月12日至29日,王步文代表中共安徽省临委在汤池畈茶园庵主持召开中共潜山特支和中共怀宁县临委扩大会议。出席扩大会议的有怀宁、潜山、庐江、桐城、太湖、宿松、秋甫(东至)、望江8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决定发展党组织和农会,有计划地组织武装暴动;决定党组织和农会的发展重点是潜山县第五区、第六区和第七区即天堂地区(现属岳西县),由此界定了潜山县的红色区域。1929年11月,六霍农民暴动胜利后,中共潜山县委根据省临委的指示,决定在潜北第六区(即天堂地区)组织农民暴动,由王效亭任暴动总指挥。
岳西作为一块红色区域,在党的八七会议以后,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注。当时党中央远在上海,三次派员巡视天堂苏区。第一次是1929年2月,党中央指派龙大道为中央特派员到天堂地区视察,调查农民运动开展情况,在汤池畈王家中屋(潜山县委书记王效亭家里)度过春节后,前往六(安)、霍(山)地区视察。第二次是1929年12月,党中央派遣曾中生为中央军委巡视员到潜山视察,在梅城北门外三义庵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决定将远离潜山县城的第六区(岳西县的天堂地区)以及第二区、第三区各一半划为红色区域(即暴动区域),以第六区(响肠镇)为红色区域中心,以请水寨为据点,择机举行武装暴动。会后,曾中生在王效亭陪同下视察天堂地区。第三次是1930年6月,党中央派遣朱瑞为中央军委巡视员到天堂苏区视察,在衙前召开党政军干部联席会议,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改编为中国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
岳西是安徽省著名的“烈士县”。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5月—1949年10月),为革命牺牲的岳西籍烈士达3.9万多人,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其中牺牲的团、县级以上干部106人,县委书记、中心县委书记18人,师、省级以上干部11人。
王效亭是请水寨暴动总指挥,他的一家人为革命就牺牲了10口人的生命,堪称“一门忠烈”。10人是:王效亭的胞弟王恩荣、王恩植,堂弟王利之、王六喜、王德耀,堂侄王佑松以及4个胞姐妹。沙村被誉为洒遍烈士鲜血的“红土地”,在革命战争年代,沙村被敌人杀绝100多户,有名有姓的烈士计有141人。仅1935年5月到1937年5月的三年时间,沙村就有刘中一﹑刘正北﹑刘国鼎、韩文斌、叶朗清﹑刘汝聪﹑刘寅宾﹑刘雨润、刘荣钦、刘国鼐10位潜山县委书记(刘雨润、刘国鼐为少共潜山书记)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非常关怀老根据地人民。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组成了南方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代表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到岳西老根据地人民进行访问,褒扬岳西革命根据地在历次革命战争中所做出的丰功伟绩,慰问为新中国建立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烈士家属、革命残疾军人。
1951年9月30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怀仁堂招待会上接见赴京参加国庆典礼的岳西代表时说,岳西是“大别山老根据地”。1960年7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央军委副主席朱德为岳西革命烈士纪念碑亲笔题写:“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984年6月,国家主席李先念为岳西革命烈士纪念馆题词:“向牺牲在大别山区的烈士们致敬”。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为岳西凉亭坳红二十八军重建纪念碑题写碑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重建纪念碑”。中央纪委副书记郭述申为岳西举办请水寨暴动55周年暨红二十八军重建50周年纪念活动题词:“在岳西地区重建的红二十八军,高举红旗,继续坚持鄂豫皖苏区的斗争,它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共和国的生命之源,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力量之源”。根据2012年安徽省革命遗址普查结果统计,岳西县革命遗址共计336处 ,占安庆市总数的三分之一,占安徽省总数的十分之一。革命遗址总数中,重要历史事件、重要机构及重要人物活动纪念地的旧址计有 85处,分布于全县24个乡镇。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按照不同革命历史时期,岳西红色纪念馆可划分为六大类内容:一是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的首任省委书记王步文烈士故居,二是反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请水寨暴动旧址纪念馆,三是反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红二十五军军部驻地旧址纪念馆、红二十八军重建旧址纪念馆、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纪念馆,四是反映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鄂豫皖边区国共谈判旧址纪念馆、抗日工作团驻地旧址纪念馆,五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刘邓大军鄂豫皖军政大学皖西分校旧址纪念馆,六是以“大别山”和“烈士”命名的大别山烈士陵园纪念馆,是集鄂豫皖革命斗争史介绍、文物展览、烈士事迹简介为一体的综合性展馆。
2021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中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
岳西革命老区蕴藏着“红色资源”,而“红色资源”孕育着“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好“红色资源”,就是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从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力量”。红色资源的功能就是“资政育人”。用好“红色资源”,就是要“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要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始终铭记缅怀革命先烈,要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美好未来和最高理想前进,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岳西是大别山区安徽省的一个红色资源大县,2005年被列入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09年被首批命名为“安徽省红色旅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