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8月30日),安徽建省,取明清时期的安庆府、徽州府2个府的首字,合二而为“安徽”一省名,以古皖国为地名,简称“皖”。
据清朝康熙年间《安庆府志》记载:“潜山县西北一百四十里,四周山高岭峻,中间开敞如堂”,称为“天堂”地区,归潜山县管辖。旧时,天堂地区是个森林密布的偏远山区,交通闭塞,人烟稀少,但其军事战略地位显要。明朝末期,天堂四面山寨林立,北有伏龙寨、马园寨;南有请水寨、白云寨;东有和山寨、双峰寨;西有飞旗寨、桃园寨。由于天堂四面诸山奇绝壁立,青山环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所以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
清朝时期,潜山县划分为5个乡,天堂地区隶属前北乡、后北乡。民国时期,潜山县划为7行政区,天堂地区归属潜山县第六区,统称“潜北六区”。据《潜山县志》记载,明清两朝均在天堂设置“巡检司”。明朝时“吴畅春为天堂巡检”,“史可法监江北诸军,守潜山之天堂”。巡检司是县级衙门(即官署)以下的军事机构。因天堂地区“山深路辟,盗贼出没,离县遥远,卒难制驭”,所以设置天堂巡检司,任务是巡逻,盘查过往行人,缉拿作乱者,维护治安,保证商贩往来。清朝“天堂巡检司衙署,原建天堂衙前地方,距城(县治梅城)百里。”从此以后,天堂地区就有个“衙前”的地名。衙前即“衙门”(公署)之前,清朝封建官吏设置衙门于大河前面,故称“衙前”。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建城安庆以备战守”,所以,安庆城始建于南宋时期。清朝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10月6日),安庆府即为安徽省会(省治)。至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1月13日),安庆城作为省会长达180年。
中华民国元年至二十四年(1912年—1935年),岳西属地分别隶属安徽省潜山、太湖、霍山、舒城4县边境地区。
民国十六年八月(1927年8月),国民党安徽省政府成立,隶属南京国民政府。同年8月,南京国民党政府任命管鹏为安徽省政府首任主席。同年10月,任命陈调元(陆军上将)为省政府主席。
民国二十一年十月(1932年10月),省政府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制,作为省的派出机构,所辖区称为专区,全省划为10个专区、62个县。潜山、太湖隶属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舒城、霍山隶属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月),省会从安庆迁至六安,同年6月迁至金寨。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合肥市正式成为安徽省会。
国民党安徽省政府自民国十六年八月(1927年8月)成立,至民国三十八年四月(1949年4月)覆灭,统治时期共计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