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风云人物
  • 红色历史
  • 沧桑巨变
  • 红色旅游
  • 线上展馆
  • 历史沿革
  • 红色故事
  • 党史百年大事记
  • 红色文化研究
  • 电子书屋
  • 红色旅游线路
  1. 首页
  2. 历史人物
  3. 正文

徐焕 2021-04-19 22:18:48

徐焕(1921-1972)原名徐贡三,新四军一名文艺宣传干部、新闻工作者,出生于古坊乡上坊村,童年读完六年私塾,高小毕业。1934年11月在家乡

徐焕
 
    徐焕(1921-1972)原名徐贡三,新四军一名文艺宣传干部、新闻工作者,出生于古坊乡上坊村,童年读完六年私塾,高小毕业。1934年11月在家乡护送伤员上山养伤时参加红二十五军,1935年2月参加红二八军,1938年2月参加新四军第四支队,1941年1月编入新四军第二师任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调任新四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军政大学,担任宣传队指导员。1947年调任山东渤海军政文工团教导员。是年22岁,娶冯玉祥将军侄女冯彬(山东人)为妻。1950年担任鲁中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团长,演出著名的《白毛女》、《梆子乐》等文艺节目,受到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等首长的接见。1951年调任解放军水利工程二师(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前身)报社副社长。1954年调任北京国家水利部工程总局秘书,1958年担任天津感光胶片厂厂长。
    徐焕参加革命后,长期从事文艺宣传和新闻报刊工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写过不少革命歌曲。1958年根据刘少奇关于“工厂要办半工半读学校,培养技术人才”的指示,把所在工厂兴办一个有300多名学员的半工半读感光仪器技术学校,并兼任校长。在厂工作期间,他狠抓生产、科研、教育三结合体制,提出“学习锰钻,劳动猛干,钻干结合,工学并举,尊人严己,攀登科学高峰,奔向又红又专”的治厂方针,得到新闻界的高度评价。但是,在 1963年开展的“四清”运动中,他蒙受不白之冤。
    在1966年开始的10年“文化大革命 ”中,徐焕无辜被扣上“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三反分子,“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黑干将”,“刘少奇的孝子贤孙、忠实走狗”,“崇洋媚外、死不改悔的走资派”等罪名,受到残酷迫害,令其坐“飞机”(用双棍反拷双臂,并迫其俯身,造反派从背后猛踢一脚),致其右肺撕裂,住院手术未愈,就出院 “劳改”,导致伤口长期感染恶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天津感光胶片厂委员会根据党的政策,对徐焕在“四清”和“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污蔑不实之词,经审查后认定,应予全部推翻。厂党委会议作出给予徐焕同志平反的决定,并报请天津一轻局党委于1980年6月13日批准,撤销于1971年5月21日对徐焕同志的错误处分决定,给予他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72年10月25日,徐焕在天津医院病逝,终年50岁。徐焕生平反以后,被追认为烈士,他的生平事迹陈列于天津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声明: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红色岳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使用!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

联系:18855634425

投稿邮箱地址:anhuihongsewenhua@163 com

红色岳西网是专为岳西红色旅游开设的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