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豫皖边区国共谈判旧址位于岳西县青天乡祠堂组汪氏宗祠,距县城西北35公里。该宗祠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汪华公族裔建造,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为平面为一轴三进的四合院,左右厢房,建筑面积1178平方米,共计房屋34间。祠堂内有戏台、大厅、神堂,中有天井,正厅"满堂柱",人物花草图案浮雕,斗拱、梁架、梭柱,镂刻精细。岳西谈判会议室摆设有谈判双方代表使用的桌椅。2019年9月,完成鄂豫皖边区国共谈判旧址修缮工程。整体建筑保存完整,气势宏伟。经过修缮后,汪氏宗祠内布展了革命史文字介绍和图片。

青天畈汪氏宗祠具有革命光荣传统。1928年春,在芜湖读高中的汪全润回乡,与毕业于安庆省立第一师范的汪寅斋一起在汪氏宗祠创办了霍山县南乡第二完全小学(上青小学),汪寅斋任校长。汪氏宗祠大礼堂内以“青天”二字为首句,撰有“青少年立志,为民族求得解放红遍神州;天柱山可攀,愿我军振起精神登峰造极”的醒目对联。1929年3月,汪寅斋在汪氏宗祠成立中共青天支部并任书记。10月在高年级班成立共产主义青年团小组,12月成立共青团支部,汪小川任团宣传委。1930年2月,汪寅斋、汪小川在霍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三师。1930年4月26日,在汪氏宗祠成立了霍山县南乡第四区第四乡苏维埃政府,汪忠常任主席。


1937年7月13日, 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率手枪团二、三分队从鄂东回到岳西县在南田(主簿镇境内)与鄂皖边特委书记何要榜会合。7月14日, 高敬亭在南田陈家祠堂召开干部会议,宣布代表鄂豫皖省委,决定正式与国民党进行谈判。高敬亭起草了七条谈判意见。并决定何耀榜为我方谈判的正式代表,高敬亭以红二十八军政治部主任的名义参加谈判。7月15日, 高敬亭以红二十八军名义,给卫立煌写了一份公函,正式提出举行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谈判倡议。7月20日,红二十八军谈判代表何耀榜与卫立煌的全权代表刘刚夫在衙前初次磋商,22日开始,双方在青天畈汪氏宗祠正式举行谈判。红二十八军谈判代表为何耀榜,高敬亭化名“李守义”,以红二十八军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参加,充当何耀榜的“随员”。刘刚夫为国民党豫鄂皖边区督办公署正式谈判代表,郭副官为安徽省政府代表,区长李德保为地方政府代表,三十二师政训处处长丘国珍和岳西办事处赵参谋作为刘刚夫的随员参加。谈判开始后,双方就停战、撤军、集合部队、供给等问题进行会谈。经过6天谈判,双方代表最后达成了停战协议。
1937年7月28日,在九河(和平乡境内)朱家大屋举行签字仪式。高敬亭以红二十八军政治部“李主任”的身份出席了签字仪式,并和国民党代表刘刚夫分别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岳西谈判首开南方八省国共两党地方谈判成功之先河,标志着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正式结束。


1987年1月,汪氏宗祠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5月,岳西谈判旧址被安庆市委组织部、安庆市委党史研究室被命名为第二批“安庆市党史教育基地”。2015年7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一师(红二十八军前身)授予“红色教育基地”称号。2016年12月,入选第三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