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位于岳西县包家乡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四周山峦起伏,林木苍翠,绿水长流,风光秀丽,距岳西县城60公里。
1935年2月,红二十八军在岳西县凉亭坳重建后,在舒城、霍山、潜山、太湖四县边区(现属岳西县)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鹞落坪崇山峻岭,山高林密,易守难攻。1935年夏,军政委高敬亭决定将红二十八军大本营设于鹞落坪。红二十八军在鹞落坪建立了便衣队,成立了中共鹞落坪区委,开设了红军山林医院、被服厂、修械厂、交通站和红军商店。中共皖西特委机关(1936年9月改为中共皖鄂边特委)由枯井园迁到鹞落坪。高敬亭常住鹞落坪的东冲湾聂家老屋和门坎岭沈家老屋。此后,红二十八军以鹞落坪根据地为依托,转战于鄂豫皖三省四十五县,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使革命红旗在大别山上高高飘扬。
1935年8月,红二十八军军部设于聂家老屋。据聂氏家谱记载,聂家老屋是聂在忠于民国十二年(1923)由河图迁入鹞落坪所建,由当时的3间茅屋改建,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共计房屋9间,坐东朝西,平面为一进两厢三合院式布局。双坡屋面,悬山顶,小青瓦,夯筑墙,三合土地面。东堂屋主间为红二十八军会议室,左耳室为聂在忠卧室,右耳室为高敬亭卧室,左厢为厨房,右厢为高敬亭警卫室。正堂屋主间为聂家正堂屋,左耳室为特务营营长林维先卧室,右耳室为聂在忠的长子聂长河卧室。西堂屋为红二十八军的医疗室、伤病员室、聂在忠长子聂长和的卧室、二儿子聂长荣的卧室、聂在忠的孙子和孙媳妇的卧室、红二十八军修械所陈列室。老屋后面有一条环山土沟是当年红二十八军所挖的战壕。




1935年8月至1937年8月间,高敬亭常住聂家老屋并在聂家老屋养病。高敬亭的秘书罗志达及其夫人余立明负留守鹞落坪,责军部日常工作。聂在忠一家人都为红军服务,其大儿子聂长和明为甲长,暗中为红军便衣队提供情报,并筹办了红军商店,其二儿子聂长荣、大孙子聂家政积极为红军买粮、买药,买子弹,其孙媳妇吴秀英是红军便衣二分队联络员,并负责养护红军伤员。高敬亭经常在聂家老屋召开红二十八军及其便衣队干部会议,指挥战斗。直到1937年8月,高敬亭在聂家老屋召开最后一次干部会议,部署部队集中整编工作,才率红二十八军离开了鹞落坪。
2006年10月,岳西县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103万元。一期建设项目为鹞落坪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道路、桥梁、停车场)工程、鹞落坪景区内及河图至凉亭坳旅游公路16.5公里。2007年4月,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景区开工建设,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625万元,修建了停车场,入口道路,中心广场,红二十八军纪念碑、展陈馆,修复了高敬亭住所—聂家老屋,维修了屋后战壕。2008年7月,主体工程完工。2009年4月20日,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景区正式开园,列入国家免费开放名录。2015年6月,鹞落坪红二十八军军部及凉亭坳重建旧址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投资856万元。累计投入一、二期改扩建工程中央预算内资金1756万元。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现由红二十八军展陈馆、军政旧址复原陈列馆、手枪团复原陈列馆、红军小学等场所组成。其中,展陈馆分为序厅、红军重建坚守信念、红旗飘扬浴血奋战、红色土地鱼水情深、红星照耀共御外敌等五个部分。军政旧址复原陈列馆是红二十八军的军部和军政委高敬亭的住所,在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高敬亭在此多次召开会议,指挥红二十八军。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是红二十八军的大本营,是红二十八军坚持艰苦卓绝的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见证。
2006年,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红色旅游景区,2009年纳入国家免费开放名单,2010年被列入“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2011年被列入“安徽省领导干部党史教育基地”。2012年被列入“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9月被公布为安徽省第五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1年7月被公布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